【1】冰天雪地
出处:多见于历代文学作品中,形容极寒景象。
释义:冰雪漫天盖地❄️,形容天气非常寒冷。
造句:北国的冬天️,到处是冰天雪地的景象。
用法:多作谓语、定语。
【2】滴水成冰 ❄️
出处:多见于历代文学作品中。
释义:水滴下去就结成冰,形容天气十分寒冷。
造句:腊月时节,天气冷得滴水成冰。
用法:多作谓语、定语。
【3】雪虐风饕 ️
出处:唐·韩愈《祭河南张员外文》:“岁弊寒凶,雪虐风饕。”
释义:虐:暴虐;饕:贪残。又是刮风️,又是下雪️,形容天气非常寒冷。
造句:考察队员们在雪虐风饕的极地艰难前行。
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天气非常寒冷。
难读字音:饕(tāo)。
【4】寒风刺骨 ️
出处:多见於历代文学作品中。
释义:寒冷的风似乎能吹进人的皮肤,直达骨头,并带来阵阵刺痛。形容天气非常寒冷。
造句:冬日清晨❄️,寒风刺骨,街上行人稀少。
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。
【5】狂风暴雨 ⛈️
出处:《老子》第二十三章:“故飘风不终朝,骤雨不终日。”
释义:指大风大雨️️,亦比喻猛烈的声势或处境险恶。
造句:一场狂风暴雨过后,许多树木被刮倒了。
用法: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形容天气、处境或声势。
难读字音:无特别难读字。
【6】倾盆大雨 ️☔️
出处:唐·杜甫《白帝》诗:“白帝城中云出门,白帝城下雨翻盆。”
释义:雨大得像盆里的水直往下倒,形容雨大势急。
造句:放学时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,我没带伞,只好在教室等候。
用法:作主语、宾语;形容雨大。
【7】凄风苦雨 ️
出处: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:“春无凄风,秋无苦雨。”
释义:凄风:寒冷的风;苦雨:久下成灾的雨。形容天气恶劣,后也比喻境遇悲惨凄凉。
造句:他独自一人漂泊异乡,常感凄风苦雨,身世飘零。
用法: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天气或处境。
【8】风雨交加 ⚡️
出处:清·梁章钜《浪迹丛谈·除夕元旦两诗》:“冬至前后,则连日阴噎,风雨交加,逾月不止。”
释义:大风暴雨一齐袭来,形容天气十分恶劣。
造句: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,他依然准时送达了包裹✨。
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形容天气十分恶劣。
【9】焦金流石 ☀️
出处:南朝·刘孝标《辩命论》:“是以放勋之世,浩浩襄陵;天乙之时,焦金流石。”
释义:金属烧焦,石头熔化,形容天气干旱酷热。
造句:持续的干旱高温天气,颇有焦金流石之感。
用法:作定语;形容天气极度炎热。
【10】铄石流金 ☀️
出处:《淮南子·诠言训》:“大热铄石流金,火弗为益其烈。”
释义:高温熔化金石,形容天气酷热。
造句:盛夏午后,烈日当空,真有铄石流金之势。
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天气酷热。
难读字音:铄(shuò)。
【11】飞沙走石 ️
出处: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於是大风从西北而起,折木发屋,扬沙石,窈冥昼晦。”
释义:沙土飞扬,石子滚动️,形容风势极大。
造句:沙漠地区常常狂风大作,飞沙走石。
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;形容风势迅猛。
【12】天昏地暗
出处:唐·韩愈《龙移》诗:“天昏地黑蛟龙移,雷惊电激雄雌随。”
释义:天色昏黄不清,大地黑暗不明☁️,多指云雾遮蔽日月或风沙漫天的景象。
造句:暴风袭来,顿时天昏地暗,仿佛世界末日。
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、状语;指天色暗淡。
【13】昏天黑地
出处:元·关汉卿《调风月》第二折:“没人将我拘管收拾,打秋千,闲斗草,直到个昏天黑地。”
释义:指天色漆黑,不能辨别方向。也形容昏昏沉沉,神志不清,糊里糊涂。
造句:沙尘暴来袭,窗外顿时昏天黑地。
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天色暗淡或人糊涂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520赞美句子,本文标题:《形容风大的成语(狂风暴雨|13个形容极端天气的成语)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